永州日報訊 (通訊員 陳海明 唐高翔)3月11日,在零陵區南津渡街道仙神橋村,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延伸到山腳,多臺“鐵?!痹谔镩g來回穿梭,一派火熱的春耕景象。
近年來,零陵農機大展身手,成了春耕生產的一大亮點。每到春耕時節,廣袤的田野間機器轟鳴,旋耕機來回穿梭、無人機空中施肥,糧食生產的“機械化”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緊缺的難題,讓農業生產變得簡單且高效?!耙郧案乩缣飫趧訌姸却?,到了插田割禾季節,人手少了根本忙不過來,現在有了農機幫忙,一個人就能完成,效率提高了10多倍?!焙谙采钣懈杏|。
為服務好春耕生產,區農業農村局派出50余名技術員成立了15支農技服務小分隊,利用微信群、村村響等載體平臺,及時發布天氣、農技等農業信息,提醒村民搶抓農時積極備耕,還利用科技趕場、科技下鄉、開展培訓班、發放農技資料等形式,深入春耕生產一線,將“農技課堂”搬到田間地頭,對農戶實行“點對點”服務、“面對面”指導,為農業生產“把脈開方”,確保糧食增產增收。
零陵區是農業生產大區,現有耕地面積55.23萬畝,其中水田面積51.27萬畝,年糧食播種面積85萬畝以上。近年來,零陵區針對區域內山地丘陵、槽壩相間的地貌特點,大力推廣水稻、玉米、薯類等糧食作物生產急需的中小型農用生產、加工機械,并落實相關的農機購買補貼,為春耕生產按下了“快進鍵”,也為全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