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州日報訊(通訊員 趙江燕)為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江永縣以“村”為區域,將河道分段,實施村級“三結合三到位”管河,著力打造河長制升級版,形成了“河長帶動、縣鄉推動、部門聯動、媒體鼓動、群眾自動”的管河護水格局,可持續發展底色愈擦愈亮。
機制與投入結合,監督管理到位。該縣嚴格“四大考評”機制,將鄉村級河長履職情況納入全縣干部考核,將履職不力的河長納入縣紀委監委問責內容,鄉鎮、成員單位河長制工作及河道保潔納入縣績效考核,將河長制納入黨建考核;搭建鄉村河長制“一辦兩員”工作平臺,縣財政解決年度河長制工作經費141.1萬元,年度河道保潔經費300萬元,守好“責任河”,全縣249名縣鄉村級河長依規上崗;出臺河湖問題舉報獎勵制度,拓寬村民電話、網絡、信箱、群眾“四條”舉報路徑。
法治與自治結合,規范整治到位。為打造河道管理法治體系,該縣以“多級聯動、屬地執法”為依托,精準法治,推動“四亂”清零。由縣級河長牽頭,部門為責任主體,村級河長為信息來源,結合“河長制+檢察長”、河道警長、河道法官,組建“四亂”整治聯合執法大隊,開展“四亂”清零整治行動。將河道管理納入村規民約,對河湖“四亂”、電魚毒魚、污水直排等違法問題,實行村民自治,實現長效管理。
樣板與活動結合,宣傳引導到位。為提升河湖長制工作影響力,營造愛河護河的氛圍,該縣多措并舉加大河湖長制宣傳力度,打造多元化特色樣板河流11條,形成“一河一特色、一地一亮點”的全域美麗河湖游覽勝地。組織退休干部職工,自編自排自演河長制節目,在世界水日、世界環境日、五一勞動節、江永洗泥節、松柏趕鳥節等重要節點,走進各鄉鎮、村(社區)開展河長制主題宣傳活動,共演出63場次,科普巡展80場次,凈灘活動150場次。